王安石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真宗天禧五年生。父益,都官員外郎。

安石少好讀書。屬文動筆如飛。曾鞏攜以示歐陽修,修為延譽。擢進士上第,簽書淮南判官。調知鄞縣,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貸穀與民,立息以償,俾新陳相易,邑人便之。文彥博為相。薦試館職,不就。請知常州。移提點江東刑獄,入為度支判官。

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於是上萬言書。後當國,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俄直集賢院。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赴。安石本楚士,未知名於中朝,以韓、呂二族為巨室,欲借以取重。故深與韓絳、絳弟維及呂公著友,三人更游揚之,名始盛。

神宗即位,命知江寧府。數月,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元年,始造朝。二年,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以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安石對曰︰「經術正所以經世務爾。」上問︰「施設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於是設制置三司條例。而農田、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並興。由是賦斂愈重,而天下騷然矣。七年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於色。監安上門鄭俠,繪流民,圖以獻,曰︰「旱由安石所致。」帝疑之,遂罷為觀文殿大學士。八年二月,復拜相,封舒國公。元豐三年,改封荊。哲宗立,加司空。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傅。諡曰文。子雱。

[]

  • 《宋史·王安石傳》
維基文庫: 王安石 – 君可於中文維基文庫內覓得相關原始文獻。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