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荀攸公達,後漢穎川穎陰人也。荀彧之侄。

[] 生平

[] 初年

祖父曇,廣陵太守。攸少孤。及曇卒,故吏張權求守曇墓。攸年十三,疑之,謂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將有奸!”衢寐,乃推問,果殺人亡命。由是異之。何進秉政,征海內名士攸等二十餘人。攸到,拜黃門侍郎。董卓之亂,關東兵起,卓徙都長安。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謀曰:“董卓無道,甚於桀紂,天下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後據殽、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系獄,顒憂懼自殺。攸言語飲食自若,會卓死得免。棄官歸,復辟公府,舉高第,還任城相,不行。攸以蜀漢險固,人民殷盛,乃求為蜀郡太守,道絕不得至,駐荊州。

[] 輔佐曹操

曹操天子都許,遺攸書曰:“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於是征攸為汝南太守,人為尚書。操素聞攸名,與語大悅,謂荀彧、鐘繇曰:“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以為軍師。建安三年,從征張繡。攸言于曹操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操不從,遂進軍之穰,與戰。繡急,表果救之。軍不利。操謂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設奇兵複戰,大破之。

是歲,太祖自宛征呂布,至下邳,布敗退固守,攻之不拔,連戰,士卒疲,太祖欲還。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複,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擒布。

[] 官渡之爭

後從救劉延于白馬,攸畫策斬顏良。曹軍拔白馬還,遣輜重循河而西。袁紹渡河追,卒與太祖遇。諸將皆恐,說操還保營,攸曰:“此所以禽敵,奈何去之!”操目攸而笑。遂以輜重餌賊,賊競奔之,陣亂。乃縱步騎擊,大破之,斬其將文醜,曹軍遂與紹相拒於官渡。軍食方盡,攸言于操曰:“紹運車旦暮至,其將韓猛銳而輕敵,擊可破也。”操曰:“誰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渙邀擊破走之,燒其輜重。會許攸來降,言紹遣淳于瓊等將萬餘兵迎運糧,將驕卒惰,可要擊也。眾皆疑,唯攸與賈詡勸操。操乃留攸及曹洪守,自將攻破之,盡斬瓊等。紹將張郃、高覽燒攻櫓降,紹遂棄軍走。郃之來,洪疑不敢受,攸謂洪曰:“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乃受之。

七年,從討袁譚、尚于黎陽。明年,曹操方征劉表,譚、尚爭冀州。譚遣辛毗乞降請救,操將許之,以問群下。群下多以為表強,宜先平之,譚、尚不足憂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答曰:“善。”乃許譚和親,遂還擊破尚。其後譚叛,從斬譚于南皮。冀州平,操表封攸曰:“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於是封陵樹亭侯。十二年,下令大論功行封,操曰:“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增邑四百,並前七百戶,轉為中軍師。魏國初建,為尚書令。

攸深密有智防,自從曹操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操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魏文帝在東宮,操謂曰:“荀公達,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攸曾病,世子問病,獨拜床下,其見尊異如此。攸與鐘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複思惟,自謂無以易;以咨公達,輒複過人意。”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攸從征孫權,道薨。曹操言則流涕。

長子緝,有攸風,早沒。次子適嗣,無子,絕。黃初中,紹封攸孫彪為陵樹亭侯,邑三百戶,後轉封丘陽亭侯。正始中,追諡攸曰敬侯。

[] 特徵

[] 家屬

[]

  • 三國志評曰: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 曹操謂荀彧、鐘繇曰: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
  • 操謂衆人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 操謂魏文帝曰:“荀公達,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

[]

Views
萬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