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乂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呂乂季陽,後漢南陽人也。

[] 生平

父常,送故將劉焉入蜀,值王路隔塞,遂不得還。乂少孤,好讀書鼓琴。初,劉備定益州,置鹽府校尉,較鹽鐵之利,後校尉王連請乂及南陽杜祺、南鄉劉幹等並為典曹都尉。乂遷新都、綿竹令,乃心隱恤,百姓稱之,為一州諸城之首。遷巴西太守。

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以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詣亮,慰喻檢制,無逃竄者。徒為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供繼軍糧。亮卒,累遷廣漢、蜀郡太守。蜀郡一都之會,戶口眾多,又亮卒之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後入為尚書,代董允為尚書令,眾事無留門無停賓。乂曆職內外,治身儉約,謙靖少言,為政簡而不煩,號為清能;然持法刻深,好用文俗吏,故居大官,名聲損於郡縣。延熙十四年卒。

[] 家屬

  • 呂辰,乂子,成都令。
  • 呂雅,乂子,謁者。

[]

三國志評曰:呂乂臨郡則垂稱,處朝則被損,亦黃、薛之流亞矣。

[]

  • 三國志·蜀志·董劉馬陳董呂傳
Views
萬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