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維基爾雅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昔伏羲畫八卦而文字之端見矣,倉頡摹鳥跡而文字之形立矣。史籀作大篆以潤色之,李斯變小篆以簡易之,其美至矣。及程邈作隸而人競趨省,古法一變,字義濅譌。先儒許慎患其若此,故集《倉》、《雅》之學,研六書之旨,博訪通識,考於賈逵,作《說文解字》十五篇,凡萬六百字。字學精博,莫過於是。篆籀之體,極於斯焉。

其後賈魴以《三倉》之書皆為隸字,隸字始廣而篆籀轉微。後及今千有餘歲。凡善書者皆草隸焉。又隸書之法有刪繁補闕之論,則其譌偽斷可知矣。故今字書之數累倍於前。夫聖人創制皆有依據,不知而作,君子慎之,及史闕文,格言斯在。若草、木、魚、鳥,形聲相從,觸類長之,良無窮極,苟不折之以古義,何足以觀。故叔重之後,《玉篇》、《切韻》所載,習俗雖久,要不可施之於篆文。

往者,李陽冰天縱其能,中興斯學。贊明許氏,奐焉英發。然古法背俗,易為堙微。方今許、李之書僅存於世,學者殊寡,舊章罕存。秉筆操觚,要資校閱,而偏旁奧密,不可意知,尋求一字,往往終卷,力省功倍,思得其宜。

是故維基基金,創立爾雅,為之以今世科技,便於搜尋,利於蒼生,且通中西,外邦之文,亦可查耳,天下萬邦,由是相通。

  • 欲查字,可按下方,或尋於處。

[] 中文

[] 外文

[] 英文

[] 法文

[] 德文

[] 日文

[] 韓文

[]

  • 宋徐鉉《說文解字韻譜序》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