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易經一書,乃宇宙之縮影也,簡曰,又曰周易

故繫辭云:「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於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繫辭再云:「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夫伏羲畫八卦以明天道,文王作卦辭以序人事,周公作爻辭以卜吉凶,合之,易經乃成。後孔子作十翼以明萬理,是為《易傳》。

[] 六十四卦

伏犧雖創八卦,然,僅有八卦,不足以表天地萬物之變。故,伏羲疊八卦,以成六十四卦。可頌曰︰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恆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 易傳

孔子創易傳,以作解說,計有十篇,是謂『十翼』。翼者,助也。其意在闡述經之所言。

  1. 彖辭上下傳 - 彖斷一卦之意義,先釋卦名,次訓卦辭。
  2. 象辭上下傳 - 釋卦象者曰大象,釋爻象者曰小象。彖象分列於每卦後,爻象分列於每爻後。
  3. 繫辭上下傳 - 汎論作易本旨及補敘易道廣大,並指陳卦爻數象義理之精華。
  4. 序卦傳 - 述六十四卦次序之義,以顯盈虛消長之理。
  5. 說卦傳 - 論陰陽以參天地造化,廣象義,藉窮萬物之理性,格物以致知。
  6. 雜卦傳 - 序言易道之常,雜言易道之變。
  7. 文言 - 相雜成文,闡明乾坤十二爻錯綜相雜交變而成之真義,後儒故分列文言於乾坤兩卦後。

[]

[] 它典

四書五經
四書: 大學 | 論語 | 孟子 | 中庸
五經: 詩經 | 尚書 | 禮記 | 易經 | 春秋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