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太祖高皇帝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本文具直書版,請擊此以閱之。另,漢高祖轉向至此,其另解,請閱釋義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姓劉諱邦,字季。周赧王五十九年生於沛縣豐邑。傳說其母與媾而生。性爽直,不好讀書。其父斥之無賴,不如兄長,不動。

既長,任泗水亭長,與諸吏懽,薄有名。見始皇帝於咸陽,歎曰:「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

交呂公叔平,娶其女呂雉。後任沛縣亭長。

有押諸徒間,天氣不宜,必誤然後罪。故釋之,欲自亡。然徒以其大恩,隨從以為勇。遇白蛇,邦借醉斬之。未幾遇嫗,嫗哭稱赤帝子斬其白帝子。起義,陷沛,自號沛公。史稱「高祖斬白蛇起義」。

秦二世二年皆自王。項梁起於,遂投之。梁擁楚懷王孫心為楚王,亦稱懷王。

梁死,楚懷王封其姪項羽長安侯,令隨宋義北救趙;封邦武安侯,令西入秦。又約「先入定關中者之」。秦軍為羽所制,故邦輕進霸上,秦王子嬰持節出降。邦入咸陽,廢秦峻法,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秦人歡迎。

及項羽敗章邯,急入關,設鴻門宴,欲圖沛公。羽寡斷,不用范增計,邦尿遁而全。

羽焚咸陽,大火三月不止。乃東歸彭城,自封西楚霸王,重新封建。劉邦得漢中巴蜀,稱漢王。王許之關中三分予章邯,稱雍王、董翦,稱翟王、司馬欣,稱塞王。海內譁然,紛起反項。

漢王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乘項王北入齊,襲取雍王,進軍咸陽,降塞、翟。

後楚漢爭霸,漢初甚弱,連戰俱敗。然劉邦無賴,其屬亦詭詐。韓信北襲趙而晉齊,項王無奈,約楚漢界於鴻溝,兩分天下。漢王背約,圍羽垓下,羽突圍至烏江,覺大勢已去,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漢遂一統。

漢王五年,邦即皇帝位。

分封諸侯,使郡縣、封建並行。輕賦稅,與民休息,廢奴婢,裁兵,免其徭役。

漢高帝七年,韓王信解匈奴。八年,北伐匈奴,遭白登之圍。用陳平計,賂其閼氏而解。因用婁敬之計,和親匈奴。

邦少輕儒,及稱帝,不遷。陸賈諫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因命陸賈著述秦亡之理,以之為戒,並施仁義、無為而治;又命蕭何「取其(秦)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暮年,反鄉宴父老,席間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自謂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項羽)所以為我擒也。」然「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高帝懼異姓王叛,誅韓信、彭越等功臣。並立白馬之盟:「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

漢高帝十二年,平英布叛間中流矢,自謂天命不就醫。四月備後事然後崩,五月葬長陵。

其後呂后立太子盈為帝。

[] 家屬

[]

  •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記》
  • 《漢書·高帝紀》
此文為上品也。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