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乃吳楚才、吳調侯所編,為一文言散文選集,其為「正蒙養而裨後學」,故多為家塾訓蒙讀本。書成康熙三十四年,所輯之文,上啟先秦,下迄季,計二百二十篇,涉史傳、策論、遊記、書信、筆記諸類。因選材甚廣,文多言簡意駭,言辭優美,利於初習文言,今大中華之語文教材,亦多輯其文。

[] 編者

吳楚才、吳調侯,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系叔侄親。二吳非文史大家:吳楚才,一乘權也,清秀才,另著有綱鑑易知錄,流行亦廣;吳興祚,字柏成,號留村,官至兩廣總督。

[] 釋名

古文一詞,語源韓愈所倡之古文運動,乃較諸風行於六朝之「今文」而言,即駢文也。其主復先秦兩漢之質樸自由、散行單句為主之文風,並曰「有道即有文」﹑「文以載道」,影響甚大。後古文成文言之另稱,故古文觀止雖以古文為名,亦收駢文,諸如《阿房宮賦》等,皆收其中。

觀止典出《左傳》「季札觀周樂」一節:公子季札赴魯觀《韶簫》後,讚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指韶簫乃造極之樂,無他可及。

故「古文觀止」之名,乃指習文言至此觀止矣。

[] 編目

其計錄文二百二十,按時序分十二卷。

  • 卷一:文,錄《左傳》各篇
  • 卷二:周文,錄《左傳》各篇
  • 卷三:周文,錄《國語》、《公羊》、《梁轂》各篇
  • 卷四:文、楚辭,錄《戰國策》、《楚辭》各篇
  • 卷五:文,錄《史記》篇
  • 卷六:漢文,錄晁錯、司馬相如、李陵、諸葛亮諸君之文
  • 卷七:六朝文錄陶淵明魏徵韓愈、王勃諸君之文
  • 卷八:唐文,錄韓愈之文
  • 卷九:唐文,錄柳宗元、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諸君之文
  • 卷十:宋文,錄歐陽修、三蘇之文
  • 卷十一:宋文,錄蘇軾曾鞏王安石諸君之文
  • 卷十二:文,錄方孝孺、歸有光諸君之文

[] 另見

[] 它典

維基文庫: 古文觀止 – 君可於中文維基文庫內覓得相關原始文獻。
Views
萬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