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金星,太陽系之行星也。論及與日遠近,居第二。敞計大小,居第六,大於水星,小於日一百倍。地球則大於金星三十六倍又二十七分之一。
晨見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太白,又曰長庚。《小雅·大東篇》曰︰「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朱熹注之曰︰「啟明、長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謂之啟明;以其後日而入,故謂之長庚。葢金水二星常附日行而或先或後,但金大水小,故獨以金星為言也。行,行列也,言啟明、長庚亦無實用,但施之行列而已。」《漢書·天文志》曰︰「太白曰西方秋金,義也,言也。」是故金星又曰太白。
[修] 運
試測金星于西將伏、東初見時,用遠鏡窺之,必見其體,其光皆如新月之象,或西或東,光恆向日。又于西初見、東將伏時,如前法窺之,則見其光體全圓。若于其留際觀之,見其體又非全圓,而有光有魄。蓋因金星不旋地球如月體。乃得齊見其光之盈縮。故曰︰「金星以太陽為心,如圖,月在太陽人目之間,為丙則無光。金星在太陽人目之間,為乙亦無光。若地在戊日丁月之間,則月光滿。若太陽戊在金星甲地球之間,則金星光滿。若在左右,則月及金星各有半光。光之大小如按古圖,不析其理,雖千百世不能透其根也。」
古者言,太白在本輪上,體小光盛;在本輪下,體大光淡;在左右體,不甚大,而光甚盛。今如圖解之:在高,于時為朢,其體遠,則見小,全透其光,故盛也;在庳,于時為晦,不可得見,晦朔左右去地為近,則體見大哉,生明,故稍淡也;在左右為上下弦,所見半體,故不甚大,遠近之間,又見半光,故甚盛也。
又金星因歲輪于地,時近時遠,遠時顯,其體小而光全。若以遠鏡窺之,難分別其或圓或缺之體。在極遠,左右數十度亦然。若在中距者,其光稍淡,則遠鏡可略測其體之形。然光芒銳利亦難明,別為真體或為虛映之光。惟在極近數十度,則光更淡,又于地近其體,顯大可明見之。
凡金星為遲行或逆行,用遠鏡窺之可測其形體,若更近見,其體缺更大。
[修] 另見
- 金星凌日
- 金星曆法
[修] 據
- 《爾雅·釋天》
- 《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七政部·彙考·金星圖說
- 《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天地總部·彙考·日月同經度不同緯度不食圖說
太陽系天體 | |
---|---|
![]() |
|
日·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穀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冥王星·厄里斯 | |
衛星·地球之衛星·火星之衛星·木星之衛星·土星之衛星·天王星之衛星·海王星之衛星·冥王星之衛星 | |
主要衛星: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木衛一·月·木衛二·海衛一·天衛三·土衛五·天衛四·土衛九 | |
太陽系小物體:流星·隕星·小行星(小行星帶)·半人馬小行星·外海王星天體(柯伊伯带 / 黃道離散天體)·彗星(歐特星雲) |
Categories: 行星 | 基礎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