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太史慈子義東萊黃人也。

慈少好學,仕郡奏曹吏。北海相孔融,聞而奇之,數遣人訊問其母,並致餉遺。時融以黃巾寇暴,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嘗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為賊所圍,汝宜赴之。”慈遂投孔融。融欲告急平原相劉備,城中人無由得出,慈自請求行,融允。待到平原,慈告備前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賊聞兵至,解圍散走。融既得濟,益奇貴慈,曰:“卿吾之少友也。”

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慈自遼東還,未與相見,暫渡江到曲阿見繇,未去,會孫策至。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慈當與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蕪湖,亡入山中。是時,惟涇以西六縣未服孫策。慈因進住涇縣,立屯府,大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討,遂見囚執。策即解縛,捉其手曰:“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雲何?”慈曰:“末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即署門下督,還吳授兵,拜折沖中郎將。後劉繇亡于豫章,士眾萬餘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撫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還。”策曰:“子義舍我,當複與誰?”餞送昌門,把腕別曰:“何時能還”答曰:“不過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劉表從子劉磐,驍勇,數為寇于艾、西安諸縣。策於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縣,以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昬,並督諸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

曹操聞其名,遣慈書,以篋封之。發省無所道,而但貯當歸。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建安十一年率軍攻合淝,中計。卒,年四十一。子太史亨,官至越騎校尉。

[] 特徵

慈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賞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裏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其妙如此。

[]

  • 三國志評曰: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 孔融曰:“卿吾之少友也。”
  • 劉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

[]

  • 三國志·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