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洲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亞洲所在
亞洲所在

亞細亞洲,簡曰亞洲,位處北半球,諸洲面積人口至上者。東臨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向印度洋,西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然與歐洲相連,成地球之最大陸塊歐亞大陸。西南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依地理文化分,可劃為七: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Contents

[] 地形

地形崎嶇,有舉世至高之岳者,珠穆朗瑪峰也;有陸上舉世之窪者,吐魯番窪地也。有數半島,由東以西為序,曰:堪查加半島、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亞細亞以東處,有眾多島嶼,乃因太平洋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相擠而成,其櫛比鱗次,狀如花綵,因而謂之「花綵列島」,或稱之東亞島弧,由北至南曰: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臺灣、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

[] 氣候

氣候多元,因其所據之地極廣,北為極地氣候、副極地氣候;南主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東以副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為多;西因遠海而高氣壓位於此,此地為溫帶草原氣候、溫帶沙漠氣候及熱帶沙漠氣候;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之諸岳之絕處,以高地氣候為主。

[] 地理分區

[] 東北亞

東北亞括朝鮮半島及日本群島,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迎東南季風,受暖濕之氣而多雨;冬季向西北季風,本因乾冷,但因越日本海,又對馬暖流流經,西北季風亦溫暖濕潤。朝鮮半島曾藩屬於代時滅高句麗、百濟,新羅及倭紛紛遣使來唐,行唐化運動。今上有社稷三:日本北韓南韓

[] 東亞

東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致江河多向東流。因東亞地形較其餘分區更顯崎嶇,故喜馬拉雅山巍然在此,氣候亦多元,東面屬季風氣候區,西為乾燥氣候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屬高地氣候區。為世界四古文明發源地之一,歷數朝代更迭,而今重心已從黃河南移至長江。人口眾多,有十三四億者矣。上僅有社稷二、三:蒙古、中國中華民國臺灣)。有特殊都邑香港及澳門(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 東南亞

東南亞以中南半島、南洋群島組成,中南半島及菲律賓群島屬熱帶季風氣候,馬來半島及東印度群島多為熱帶季風氣候。位於中國、印度間,自古即今為東西航路,之帆皆以此為徑。上有社稷十: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 南亞

南亞有印度半島和錫蘭島為主,屬熱帶季風氣候,南亞西北因高壓帶環伺,致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分三季:涼季(十一月~二月)、熱季(三月~五月)、雨季(六月~十月)。盛產稻、茶。印度阿薩密為舉世雨量之最也。上有社稷七: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 西亞

西亞多古大陸地塊,僅小亞細亞為新摺曲山脈,美索不達米亞為平原。與埃及併稱為中東。為四大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皆源於此。全境因副熱帶高壓籠罩,屬熱帶沙漠氣候,惟小亞細亞之黑海、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型氣候。西亞諸國多富以石油,波斯灣沿岸石油尤多。有社稷十又九: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約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土耳其、塞普勒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 中亞

中亞因去海之遙,遠洋之水氣難以達此,故此地多為溫帶草原氣候、溫帶沙漠氣候。全年幾不雨,賴高山溶雪,為內流河流域,然中亞諸國超限用水,恐鹹海有陸化之憂。盛產棉、石油,石油產量僅次於西亞。古遊牧民族多居於此,此地亦為絲路所經。上有社稷五: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

[] 北亞

北亞位亞細亞之極北處,冰期達六至八個月,屬副極地氣候、極地氣候,乾燥而寒是此地發展之限也。北亞僅指俄羅斯之西伯利亞之地。富礦產、煤、石油、天然氣,以烏拉山東南隅及貝加爾湖尤多,亦產木材。布衣多居鐵路側,其餘則鮮有民居。僅一社稷:俄羅斯

[]

Commons: 亞細亞洲 – 君可於維基共享資源覓得相關之多媒體資源。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