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處仲冬時節,約公曆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時日處黃經二百七十度,直射南迴歸線。此天北半球夜至長,晝至短。
陰陽五行論曰,冬至為陰消陽長之關鍵。在十二辟卦為地雷復卦,名冬至一陽生。易復卦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後漢書》「禮儀志」載:「冬至前後,加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可見冬至於漢代為國假。
Contents |
[修] 候
- 蚯蚓結
- 麋角解
- 水泉動
[修] 俗
中國北方有於此天食餃子之俗,南方則有吃湯圓之俗。
《台灣府志》(公曆一六九六年)卷七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是日,長幼祀祖、賀節,略如元旦」。台灣冬至之湯圓有紅白二色,另有較大之圓,內包芝麻、花生、鮮肉諸內餡。
中國人自冬至始數九,以九天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寒冬終,曰九九數盡。
[修] 諺
- 上海川沙
- 冬至菜花年大麥
- 廣東
- 冬大過年(冬至甚於過年)
[修] 另見
- 九九消寒圖
[修] 前後節氣
[修] 據
- 《七十二候考》·清·曹仁虎·纂
編輯 | 二十四節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