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施琅字琢公 清福建晉江人 少從戎 唐王立福州 授左先鋒 為平西侯鄭芝龍部將
琅年少號知兵恃才而倔 有標兵得罪逃 延平郡王鄭成功琅禽治馳令勿殺 竟殺之
成功怒捕琅 逮其家殺琅父及顯 顯時為援剿左鎮 琅夜佚 顧四寨環海無可問渡 匿荒谷中三日餓且死 入安平 久之降清 授同安副將遷總兵
康熙元年 擢水師提督 二年從伐兩島 以功加右都督 四年掛靖海將軍印疏請攻台不果
二十年大學士李光地奏言 東寧經死克塽幼諸部爭權攻之必克 因言琅習海 可專任 閩浙總督姚啟聖 亦薦之 再授福建水師提督 加太子太保。
琅至軍 簡練舟楫籌出師 二十二年 入東寧破澎湖 鄭克塽遂降 琅命二等侍衛吳啟爵先入臺灣諭官民剃髮 八月十八日琅至 克塽迎之 越數日刑牲奉幣告於成功之廟 曰自同安侯入台 臺地始有居民 逮賜姓啟土世為岩疆莫可誰何 今琅賴天子之靈將帥之力克有茲土 不辭滅國之罪 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 但琅起卒伍 於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 琅於賜姓前為仇敵情猶臣主 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言畢淚下台人聞之 為嗟嘆曰:父仇一也隕公辛賢於伍員矣
捷書至闕 上大喜 解御袍賜之 封靖海侯世襲罔替 仍管水師提督事 命侍郎蘇拜至福建 與督撫及琅議善後 廷議以臺灣險遠 欲墟其地 琅疏言不可 旨下議政王大臣會議 仍未決 復詢廷臣 後墟臺之議罷 二十三年設臺廈道台灣府
二十四年請申嚴海禁。二十七年入覲優旨嘉錫 三十五年三月薨於位 年七十有六 贈太子少傅賜祭葬謚襄壯 雍正十年詔祀賢良祠 子世範襲爵六子世驃亦有名
[修] 參考文獻
- 台灣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