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虎,俗稱老虎,係體形最大既貓科動物,亦係亞洲最具代表性既猛獸。喺亞洲多國既文化中,虎係美、勇、力量嘅象徵,人怕虎兇猛,又希望有虎咁強壯,好多時征服佢證明自己嘅力量。虎同人嘅關係好密切,人類活動打散同縮細咗虎嘅棲息地,咁人虎同衝突機會多好多,用加上虎有利用價值,虎就畀人大肆捕殺,家下呢個物種嘅生存已經極之危。
目錄 |
[編輯] 分布
歷史上虎廣泛分布喺亞洲,東到遠東地區同朝鮮半島,西到裏海沿岸以及土耳其東部,北去到西伯利亞,南去到東南亞,從印度尼西亞伸到印度次大陸。喺擴散過程中,虎穿唔過阿拉伯沙漠入非洲,亦爬唔過高加索山進入歐洲。
喺香港,過去亦有老虎出沒記錄。最著名嘅莫過於1915年3月,先後咬死2人嘅「上水之虎」,佢嘅頭蓋骨依家放喺香港島嘅警隊博物館畀遊客睇。
[編輯] 進化
老虎係由古食肉動物進化而嚟。大型食肉類喺距今700萬年嘅新生代第三紀上新世出現並逐漸發展。古食肉類中嘅貓形類進化出多個分支,其中一種係古貓類,古貓類又再分化為恐貓、真劍齒虎類同真猫,經過第四紀冰川期,最後只有真貓類存活落嚟,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個分支。而家嘅老虎就係由真貓類中嘅貓族演化而嚟。
對於老虎的起源地講法好多,有學者認為老虎係起源於亞洲東北部嘅西伯利亞同中國東北平原,亦有學者根據化石研究,認為老虎起源於中國南部。喺老虎嘅各個亞種中,華南虎嘅頭骨结構係最接近於原始老虎。
[編輯] 外形特徵
虎為大型貓科動物,斑紋獨特,身體毛淺黃到橙紅,有黑色到啡色條紋。唔同亞種嘅虎,體形大小都有唔同,生活喺北方嘅老虎體形啲大隻,顏色淺啲;南方老虎體形細隻啲,顏色亦深啲。老虎嘅虹膜係黄色,瞳孔係圓形。虎耳背係黑色,上有明顯嘅白斑,有科學家認為咁有助於幼兒喺野外跟住母親活動。虎嘅四肢十分有力。掌墊大小同老虎嘅年紀有關,喺種群調查時,研究人員就以此鑒别個體。虎尾較長,有環形斑紋,尾尖無長毛兼係黑色。
[編輯] 習性
老虎係一種孤獨嘅森林食肉動物,一般每頭老虎都有自己嘅地盤,除左交配時期外,從來唔同其他老虎交往,雌虎會獨自生仔同餵幼虎,平均每胎生子2.46隻,喺野外,出生幼虎嘅死亡率係3到4成。喺幼虎大個之後,雌虎會將地盤遺留畀佢,再獨自去搵地盤。一隻老虎霸咗嗰地盤之後,佢就會將地盤所有大型食肉動物好似狼、豹之類,唔係殺就踢走,正所謂“據山為王”也!
老虎主要食鹿、野豬等食草動物,一定要有足夠嘅獵食地盤以維生。虎一般採取潛伏襲擊嘅獵食方式,響獵物後方攻擊,喺食物嚴重短缺時,亦都會攻擊人畜。印度農民喺頭蓋後戴假面具以免畀老虎襲擊,因為佢哋以為老虎決唔會響正面攻擊獵物,但係呢個方唔一定有效,老虎可能會因識穿殺人。
[編輯] 分類
1758年,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將老虎定名為“Felis tigris”,模式產地為孟加拉,之後新嘅老虎亞種陸續被發現。直到1929年雷吉納德·波考克將學名改做“Panthera tigris tigris”。老虎係多形種,1968年Vladimir Mazák認為老虎可分為8個亞種,其中4個已經絕種。目前普遍認為老虎可分為9個亞種,其中3個經已絕種,主要係人類捕獵以及人類活動令到佢地無棲身之所。
[編輯] 東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東北虎亦都叫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黑龍江的俄文名稱為阿穆爾河)、烏蘇里虎、滿洲虎、朝鮮虎,生活喺俄羅斯西伯利亞同遠東地區,係體形最大嘅貓科動物,可達3米長,300公斤重,能夠輕易地撲殺一頭強壯嘅牛,毛色淺黃,毛厚,唔怕寒冷。據統計目前野生嘅西伯利亞虎只有150-400隻。
[編輯]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生活喺中國:從山東半島到岭南嘅廣大地區,由於中國人口稠密,華南虎同人接觸比較多,中國歴史上描寫人虎鬥爭嘅故事所指嘅都係講華南虎,華南虎體形較小。最後一隻被確認嘅野生華南虎係喺1994年射殺嘅一隻,之後就再無確實證據證明野生種群嘅存在。1990年代以來江西、湖南、福建同貴州都有華南虎蹤跡嘅報導,但大多缺乏科學目擊證據,有關專家估計野生種群數量僅為30-50隻。分布喺中國各地動物園中飼養嘅華南虎,大約有60隻,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果6隻華南虎,其基因組合嘅變化不足以維持此亞種,普遍相信此亞種最後會絕跡。
[編輯] 峇里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
峇里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係身上條紋最多最密的一種虎,條紋細密多達100條以上,最後一隻峇里虎據報導是在1937年被獵殺的,於1930年代滅絕。
[編輯] 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
印度支那虎體形較小,大約有1.6米長,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撻、柬埔寨一帶,由於當地多年來的戰争,基本上已經滅絕,據說在馬來西亞仲有野生的,但至今仍無確實證據。
[編輯]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
爪哇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最後一隻目擊者報導是在1979年,於1980年代滅絕。
[編輯] 蘇門答臘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蘇門答臘虎係體形最小嘅一種老虎,生活喺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顏色深,接近紅色,毛短,因此肌肉輪廓明顯。目前蘇門答臘虎大約仲有400多隻,現時都生活喺5個國家公園内,偷獵係佢哋嘅一大威脅。
[編輯]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孟加拉虎是目前數量最多嘅一種老虎,生活喺印度森林中,可能有3000-4600隻,當年曾係英國殖民者最喜愛嘅捕獵對象,例如英國嘅蒙巴特勛爵一生就先後獵殺左180多隻老虎。目前印度政府喺國際組織嘅協助下,對老虎同埋其棲息地給予左保護。孟加拉虎喺漆黑嘅熱帶森林中有稀少嘅黑色變種。
只有孟加拉虎才有白虎變種,全係由人工飼養條件下出現,十分稀少,底色變白條紋褐色的叫“白虎”,連條紋都變淺,幾乎無法分辨的叫“雪虎”。
[編輯] 裏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
裏海虎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前蘇聯中亞地區同伊拉克一带,適應荒漠地帶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獵食地盤範圍,據報導指最後一頭裏海虎被發現是在1968年,此後再無出現過,已於1970年代末滅絕。
[編輯] 研究與保護
老虎喺生態系统中位於食物鏈頂端,係保育種嘅旗艦物種。老虎面臨嘅威脅主要嚟自人類活動帶來嘅棲息地缩小、分割同偷獵。喺有老虎分布嘅國家,獵殺老虎獲取皮毛、虎骨、器官已經有悠久的傳统,獵殺這種大型貓科動物成為力量同勇氣嘅象徵。
19世紀後,老虎喺亞洲嘅分布範圍同數量顯著減少。20世纪初全世界嘅野生老虎約有10萬隻,而目前僅有數千隻。先後有3亞種嘅虎喺1980年代前絕種,另外5個亞種嘅分布去已經極度縮小,分布區分離十分嚴重,種群數量下降,處於瀕危狀態。
從1960年代起,開始同虎同埋其他亞洲野生動物做咗一系列研究,亦都出咗唔少有關嘅通俗讀物,令到虎嘅危機得到國際社會嘅關注,亦因而多咗地方保護老虎。1960年以前,虎嘅狀況都係靠獵人同埋業餘博物學家傳聞得知,1963年到1965年佐治·夏勒對野生孟加拉虎做咗第一次生態學研究。196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號召全世界保護虎,197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老虎項目”開始實施,呢次係針對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同埋印度尼西亞老虎嘅長期保護計劃。1970年代以後許多有老虎分布嘅國家都立咗更加嚴格嘅野生動物保護法,劃咗更多保護區,並且禁止獵殺老虎。1980年代尾,喺少数保護區(主要在印度、尼泊爾同東亞)因為管理得好,老虎嘅數目同狀況係有啲改善。但係多數保護區,人同虎爭地,保護工作有好大困难。點樣解决保護區同居民衝突,係管理方面最大挑戰。
關於虎骨貿易,韓國有最完整嘅紀綠,1975年到1992年之間,韓國入咗6噸以上嘅虎骨,相當於500到1000隻老虎嘅骨头。1985年開始,台灣最先禁虎骨入口,中國大陸要去1993年先禁,而韓國同台灣1994年就宣布禁虎骨貿易,同埋唔畀用虎骨同佢其他器官。就算係咁,都去除唔到用虎嘅傳統,仍然有非法貿易。
由於棲息地變成孤島,搞到遺傳無辦法有多樣性。呢樣都係虎生存嘅威脅,家下大部分老虎品種都唔過100隻,長期近親繁殖、性别比例失衡都令到遺傳多樣性消失,遺傳質素亦都差埋。
喺香港,就只有荔園動物園曾養過老虎(分別係印度虎同西伯利亞虎),亦曾發生過老虎逃逸事件。
[編輯] 虎與文化
虎響中國同亞洲文都睇成係又靚又猛嘅象徵。早響5000年前印度古文明(今巴基斯坦一帶)裏面就發現圓章刻咗隻虎。印度教裏面有一個騎虎女神杜伽(Purga),呢個女神嘅象響印度周圍都見到,多出現響火車兩邊。韓國野生虎雖然已經絕種,但係韓國人仍然叫韓國做“青龍白虎之邦”,響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上面,虎就畀係當係吉祥物。響中國,虎嘅圖案周圍都見到,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個虎字,家下中文虎字仍然似隻虎。好多成語、俗語中都有講虎。虎響十二生肖排名第三。
十二生肖 |
---|
鼠 | 牛 | 虎 | 兔 | 龍 | 蛇 | 馬 | 羊 | 猴 | 雞 | 狗 | 豬 |
[編輯] 参考
- 《虎研究》,馬建章﹑金崑等編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年 ISBN 7-5428-3400-2
Template:Animal-stub Template:Biosci-s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