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自由主義係一種思想流派,存在喺政治、經濟等領域。喺政治同埋社會生活方面,佢主張通過法律賦予嘅權利系統令個人自由最大化;喺經濟領域,佢主張喺一定嘅框架裏面令到經濟同埋商業自由競爭最大化。
自由主義嘅基本信條係:
- 所有人喺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嘅權利。
- 唔係依法律規定,任何人唔可以比人剝奪生命或者財產。
- 個人自由唔可以隨便縮減。
- 政府跟住人民嘅意願行事。(另參閱民主)
自由主義喺18世紀嘅歐洲產生,可以喺哲學家約翰•洛克及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嘅巨著之中睇到。當時歐洲社會嘅意識形態俾左君主、貴族、教會等特權,而自由主義係為咗抗爭呢種意識形態而興起。後來,自由主義亦都係集權主義嘅對立者,集權主義包括社會主義同埋法西斯主義。
18世紀末以嚟,自由主義同埋民族主義一道,深深咁刻劃咗西方文明。自由民主同有競爭嘅多黨政治,喺坎坷嘅歷程後,已經散佈到世界嘅很多地方。自由主義嘅原則,比如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依家成為咗很多國家嘅憲法同聯合國憲章、歐盟憲法所明確規定嘅崇高原則。
目錄 |
[編輯] 自由主義概念
自由主義嘅西班牙語“Liberales”最早出現喺1812年嘅西班牙,當時西班牙自由黨用呢個詞嚟標榜佢哋促進立憲政府嘅決心。1816年英國嘅托利黨人首先用帶有蔑視嘅口吻用“自由主義”一詞嚟貶低對手。1822年,英國文學家同詩人拜倫同埋雪萊等創辦咗《自由主義》雜誌,但係影響好細。直到19世紀三十年代,“自由主義”先至俾人廣泛應用。雖然“自由主義”一詞直到19世紀初先至出現,到19世紀將近中葉先至俾公眾廣泛接納,但係自由主義作為一種人類思想同埋理論,則有更長嘅歷史。
哈耶克喺為意大利《新世紀百科全書》寫嘅“自由主義”詞條裏面,開門見山咁指出:“自由主義一詞係喺以各種不同嘅含義使用著,而呢啲含義,除咗描述它對新觀念嘅開放性之外,幾乎冇任何相似之處。喺呢啲新觀念裏面,包含住一啲同自由主義喺19世紀同埋20世紀初所表示嘅本來含義截然相反嘅嘢”。說明“自由主義”實際上並唔係一種單一嘅一成不變嘅思想,亦唔係一種可以精確定義嘅理論。但哈耶克嘅呢段話裏面,倒係明確咁指出咗自由主義嘅一個根本原則:“對新觀念嘅開放性”,亦即係對新觀念嘅寬容態度。
中國現在嘅自由主義學者朱學勤就定義道:“[自由主義]首先係一種學理,然後係一種現實要求。它嘅哲學觀係經驗主義,同先驗主義相對而立;佢嘅歷史觀係試錯演進理論,同各種形式嘅歷史決定論相對而立;佢嘅變革觀係漸進主義嘅擴展演化,同激進主義嘅人為建構相對而立。佢喺經濟上要求市場機制,同計畫體制相對而立;佢喺政治上要求代議制民主同埋憲政法治,既反對個人或少數人專制,亦反對多數人以‘公意’嘅名義實行群眾專政;喺倫理上它要求保障個人價值,認為各種價值化約到最後,個人唔可以化約、唔可以被犧牲為任何抽象目的嘅工具。”咁樣表現咗中國一啲學者對自由主義嘅認定。
約翰•格雷就對自由主義有比較簡單嘅解釋。佢認為自由主義傳統嘅基本特點係:個人主義、平等主義、普遍主義、改良主義,而其落實就包括保障消極意義下嘅個人自由、私有財產、市場經濟、代議制政府。
大衛•斯匹茲喺佢臨終之前,幫自由派人士寫低咗“信條”,更能反映一個自由主義者嘅理想:
- 尊崇自由多過其他價值,就算係超過平等同埋正義。
- 尊重“人”而唔係尊重“財產”;但係又唔能夠忽略財產喺促進人類福祉上嘅積極角色。
- 唔好信任權力,就算權力出自多數都係咁話。
- 唔好相信權威。
- 要寬容。
- 堅信民主政治。
- 尊重真理同埋理性。
- 接受變革嘅必然性。
- 唔好以妥協為恥。
- 最重要嘅係,要保持批判精神。
[編輯] 自由主義歷史淵源
有啲學者將自由主義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比如話有學者認為蘇格拉底係自由主義嘅鼻祖,因為他一貫秉承理性主義,以懷疑精神不斷反省批判未經檢驗嘅概念同信仰,最後仲以身殉道,成為捍衛個人思想自由唔俾人侵犯嘅典範。而另有學者就認為,德謨克裏特首創咗原子論同埋政府契約論,安提芬就以知識份子嘅良知對民俗習慣進行批判,普羅塔哥拉就發現咗實用主義,經驗主義同埋價值多元主義等現代自由主義嘅核心價值,佢哋先至係古典自由主義嘅代表。
但絕大多數學者就認為自由主義發源於近代經歷咗光榮革命後嘅英國。洛克就係自由主義嘅鼻祖。洛克率先提出咗自由主義嘅主要原則,例如社會契約論,人嘅自然權利論(又稱作天賦權利),仲喺呢個理論引伸出人嘅生存權利,自由權利,私有財產嘅擁有權利(財產權),同時仲提出咗現代三權分立原則嘅雛形。呢啲思想都構成咗後代自由主義嘅根本原則。
喺洛克之前,另外一啲思想家就為自由主義嘅其他原則提供咗思想源泉。比如話,英國嘅霍布斯提出嘅個人主義,荷蘭斯賓諾莎嘅理性主義同埋對個人自由嘅擴展。呢啲思想家雖然唔能夠當係“自由主義”者,但卻係自由主義嘅先驅。
[編輯] 19世紀的自由主義
1776年北美殖民地嘅《獨立宣言》同埋1789年嘅《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同佢嘅修正案(權力法案),首先喺建國綱領裏面體現咗自由主義嘅原則。而誕生喺法國大革命裏面嘅《人權宣言》,就進一步闡明咗對自由主義嘅追求。隨住法國大革命嘅發展,《人權宣言》將自由主義嘅思想,由英美,普及到咗歐洲大陸,並由此逐漸形成咗同英美自由主義相區別嘅歐陸自由主義。
進入咗19世紀之後,自由主義喺北美同埋歐洲逐漸迎嚟咗自己嘅黃金時期。
[編輯] 20世紀的自由主義
[編輯] 各種自由主義流派和自由主義的不同解釋
[編輯] 中國自由主義的發展
中國自由主義嘅代表人物,有胡適、張君勱、傅斯年、殷海光、顧准、李慎之、李敖、羅永浩等人。但係有啲人並不同意呢啲其中部分自我宣稱為自由主義者嘅人真正理解“自由主義”的精神要義。
[編輯] 偽自由主義
所謂偽自由主義,係指嗰啲根本違背自由主義精神但又話自己係“自由主義者”所謂嘅自由主義。比如一個專制嘅當權者“自由”咁處置事情而置法律於不顧,又或者一個人為咗一己嘅私利“自由”咁發表言論但係就故意歪曲事實,又或者一個自稱“自由主義者”嘅人但又唔尊重人哋嘅自由,呢種自由主義皆為偽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呢度嘅自由(liberty)有佢嘅價值取向,佢源於對“人”嘅尊重、對“自然準則”嘅尊重。中國現代人文主義嘅先驅劉伯明曾經講過:“蓋所謂自由之心,實古今新理髮現必要之條件也。”,但同時“惟負責而後有真正的自由”。
[編輯] 相關理論和思想
- 自由
- 自由民主
- 保守主義
- 社會主義
- 民族主義
- 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