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馮友蘭(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
[編輯] 生平
- 1918年畢業於國立北京大學哲學系。
- 1919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2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 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 1928年-1952年任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1929年-1952年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
- 1930年-1946年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 1952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並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1973年,喺批林批孔運動中,參加梁效大批判組,為寫作班子的顧問,對孔子和尊孔思想進行批判。
[編輯] 著作
生平著作可歸結為「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三史係《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三套哲學史著作。六書係「貞元六書」包括《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分別完成於1931、1934年,係第一套以西方哲學概念完成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其中許多概念已成為定論,為後世學者所共同接受。堪稱中國哲學史的奠基之作。
《中國哲學簡史》係由1948年喺美國賓州大學上課教材編寫而成。此書譯為十多國語言,銷售數百萬冊。係西方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必用的教科書,也係西方了解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途徑。
《中國哲學史新編七冊》完成於1990年,乃係馮友蘭用生命寫成的哲學大作。喺84到95高齡等11年間,以準盲人、準聾子的身體狀態,喺每年住院數次的情況下,口述由弟子筆錄而成。
《貞元六書》係一套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新理學》為其總綱,後五冊係分屬各章節,主要講純粹哲學。《新世訓》係社會觀,係新理學觀點喺社會問題中的應用。《新事論》係生活方法論與道德修養論。《新原人》係人生哲學,以覺解的程度將人生分為四個境界。《新原道》係哲學史觀,分析中國哲學之發展。《新知言》係方法論,總結中西哲學史的經驗。
生平著作收錄喺《三松堂全集》共十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