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發生喺泰國當地時間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國皇家軍隊趁總理他信去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嗰陣發動軍事政變,呢個係泰國十五年嚟第二次軍事政變。泰國軍方通過電視台同埋電台宣佈,解散看守政府總理他信領導嘅內閣,由一個叫做泰國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嘅軍事組織全權接管國家政權。[1]
目錄 |
[編輯] 經過
[編輯] 第一日
2006年9月19日,14輛坦克駛入泰國首都曼谷嘅街道,並抵達泰國政府大樓,有大約50名士兵進入咗泰國政府大樓。隨即,泰國陸軍司令頌提宣佈泰國總理他信被辭職[2]。軍方話,喺軍事政變過程中,軍警無遭遇任何武力抵抗[3],副總理奇猜•萬那薩提同國防部長探馬叻已經被罷免並被逮捕[4]。
正喺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嘅泰國看守政府總理他信19日晚些時候已經表示願意辭職[3],他原定19日喺第6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嘅發言也已經被取消[5]。據報導,他信將比原計劃提前一天於9月21日回國[6]。
[編輯] 第二日
據9月20日消息,他信已於當地時間19日晚啟程前往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準備離開美國,前往英國倫敦。[7]。
同日,泰國軍方一名女性發言人宣佈禁止五人以上嘅政治集會,並稱會盡快還政於民,舉行選舉,但無提出確切選舉日期。[8]
夜晚,泰國嘅電視台指泰國國王普密蓬已委任頌提接管政權,軍政府將維持兩週,後將政權移交臨時政府,修改憲法,明年10月舉行大選,還政於民。 [9][10]
另外,頌提暗示剛剛被推翻嘅他信很有可能會遭到新政府嘅起訴。[11]
惠譽同標準普爾給予泰國嘅長期外幣債信評等為「BBB+」,長期嘅本幣債信評等為「A」,而短期嘅外幣債信評等為「A2」,短期嘅本幣債信評等為「A1」。 [12]
[編輯] 軍事政權嘅成員
軍事政權嘅第11份官方聲明概述咗它嘅領導成員。會議正式稱自己為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成員包括咗泰國軍方同員警嘅所有領導。[13][14][15]
- 陸軍司令頌提(Sonthi Boonyaratglin),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主席
- 海軍總司令薩提拉潘(Sathiraphan Keyanon),第一副主席
- 空軍總司令查利(Chalit Pookpasuk),第二副主席
- 警政署長柯威(Kowit Wattana),第三副主席
-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韋納(Winai Phatthiyakul),秘書長
- 特別指揮部指揮官良洛(Ruangroj Mahasaranon),總參謀長
[編輯] 第三日
[編輯] 國內反應
由於軍方實施咗言論管制,公眾嘅意見未能真確反映。
[編輯] 媒體
曼谷最大嘅英語報紙《The Nation》嘅社論畀政變一個有力嘅支持。社論形容他信係貪婪嘅政客,為咗個人利益而犧牲咗公眾利益。它更認為他信呢類人士應該喺選舉或者喺和平示威形式嘅公眾壓力下被摒棄。但係,它也話政變可能係一個有需要存在嘅魔鬼。然而, 社論話:「雖然奪權沒有導致傷亡,但仍然係暴力嘅政治形式,咁同泰國人心中嘅民主志向有點不符。民主必然早點歸來。」[16]
[編輯] 國際回應
[編輯] 聯合國
-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表示:「此舉唔值得鼓勵。聯合國鼓勵政權依照民主程序,透過選票平和更迭。」「十幾年嚟,泰國嘅民主體制令人印象深刻,佢地一定可以重回正軌,遵循民主法治嚟行。」
[編輯] 美洲
加拿大 - 加拿大外交部長彼得•馬凱說, 「加拿大對事情發展表示深切關注。我們敦促依從國家嘅憲法去和平解決這次危機。根據尊重人權和法規,泰國已經獲得了明顯進展,而且加拿大敦促所有黨派繼續維護這些價值。」[17]
美國 - 美國國務院宣佈他們密切監測事態發展。發言人加耶哥斯表示:「希望泰國人民以和平嘅方式解決政治歧異,同時謹遵法制及民主制度不悖。」[18]
[編輯] 亞太區
日本 - 日本外務大臣麻生太郎對泰國軍事政變表示惋惜並敦促儘快恢復民主。[19]
韓國 -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說:「我們希望泰國會根據法律程式來恢復和平。」[17]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對泰國政變表示震驚。他希望國家將會由民選政府所統治。[20]
菲律賓 -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表示他們十分關注泰國嘅政變。再者,他們有信心菲律賓軍方不會效法。[21]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泰國國內局勢發生嘅變化,係泰國內部事務。中國政府一貫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22]
台灣 - 中華民國外交部提醒國人非必要請暫緩前往泰國,並宣佈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安置僑民。[23]
[編輯] 大洋洲
[編輯] 參考來源
- ↑ 「泰國發生軍事政變,他信所領導內閣遭解散」 (新華網,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軍方喺總理出訪期間發動政變(英文),CNN,2006年9月19日。
- ↑ 3.0 3.1
- ↑ 王建芬,“泰國副總理奇猜同國防部長被捕”,中國日報,2006年9月20日。
- ↑ “他信原定喺聯合國大會上嘅發言已經被取消”,新華網,2006年9月20日。
- ↑ 春風,“泰國總理他信目前喺紐約訪問 擬於週四返泰”,中國新聞網,2006年9月19日。
- ↑ “英國外交部證實他信行程”,雅虎香港新聞,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軍方宣佈禁止五人以上政治集會,香港雅虎,2006年9月20日。
- ↑ 報道指泰王已委任頌提執政,明報,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發生政變 形勢仍待觀察,新華網,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政變領導人暗示擬起訴他信 將盡快移交政權,多維新聞網,2006年9月20日。
- ↑ 惠譽同標準普爾把泰國置於可能調降評等審核之列,蕃薯藤新聞/路透社,2006年9月20日。
- ↑ 全部將軍加入,《曼谷日報》, 2006年9月20日
- ↑ 軍事政變嘅今天發展,《曼谷日報》, 2006年9月20日
- ↑ Gmter 泰政變領導人稱會儘快將政權歸還人民,大紀元, 2006年9月20日
- ↑ The Nation 社論,《The Nation》,2006年9月20日
- ↑ 17.0 17.1 Annan, world leaders urge return to democracy in Thailand,Khaleej Times Online (2006), 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軍事政變 世界領袖同聲呼籲回歸民主法制,大紀元9月20日報導
- ↑ Thai coup leader says it was necessary to end rifts in society,毎日新聞社,2006年9月20日
- ↑ 外國對泰國政變嘅評論,曼谷日報,2006年9月20日
- ↑ Arroyo in ‘firm control’ of gov’t, military - Palace,《菲律賓每日問訊報》,2006年9月20日
- ↑ 中方稱泰國局勢係其內部事務 中國不會干涉, 新浪新聞
- ↑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部提醒近日計畫赴泰國人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