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本文章所指嘅係中國嘅廣州市,韓國嘅廣州郡廣州市請睇相應嘅頁面。

廣州,簡稱,亦都羊城花城穗城等稱號。佢係中國南方重要城市之一。行政上,廣州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省會,叫廣州市,屬於副省級城市,面積7434.4平方公里。廣州喺正珠江口嘅沖積平原上,係華南地區嘅政治、經濟、科教同交通中心。以經濟來計,廣州係排喺上海北京之後嘅中國大陸第三大城市。

目錄

[編輯] 地理同氣候

廣州響珠江三角洲北部,啱啱好喺正西江、北江、東港三江匯合處,接近南中國海。接近珠江口外嘅香港澳門

廣州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係森林集中嘅丘陵山區;中部係丘陵盆地,而南部則係沿海沖積平原。珠江連埋眾多嘅支流橫穿整個廣州市。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0-22攝氏度,平均相對濕度77%,市區年降雨量約為1,720毫米。

地理座標:東經112°57'~114°3',北緯22°26'~23°56'。

  • 接鄰城市:佛山、東莞、中山、清遠、惠州
Image:Guangzhou map2005.jpg
廣州喺廣東嘅位置

[編輯] 行政

清末時廣州,只包括白雲山以南嘅珠江兩岸,即係廣州省城,關西,河南等地方。因為都市急速擴展嘅關係,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尤其係八十年代之後,將鄰近嘅縣都拼入去佢嘅行政範圍。呢啲縣包括,番禺,花縣,增城同埋從化。

家下廣州市轄有10市轄區,2縣級市。

  • 市轄區: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蘿崗、花都、番禺。
  • 縣級市: 從化、增城。

[編輯] 歷史

[編輯] 名稱及其由來

廣州有文字記載嘅歷史約為2200年,但係早喺4000幾年前嘅新石器時代,呢一帶就已經有“百越”人喺度活動。喺西元前九世紀嘅周代,呢度嘅“百越”人同長江中游嘅楚國人已有來往,於周夷王八年特建"楚庭",呢個係廣州最早嘅名稱。秦始皇33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為"番禺城",即今日嘅廣州。到西元226年,孫權為咗便於統治,由分交州東部為廣州,“廣州”由此得名。直至1921年2月15日成立市府廳,先至特指廣州呢個城市。

廣州又稱為“羊城”、“穗城”,又因四季花開不敗而得名花城。“羊城”之名源於一則民間神話:傳說周朝個陣,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有一日,南海天空瓢嚟五朵彩色祥雲,五仙人騎住五隻羊,各攜帶一串穀穗降臨此處,贈谷穗畀居民,祝福此地五穀豐登、永無饑荒,後仙人飄然而去,留低五羊化為石頭。傳說中嘅“五羊”就係今日越秀公園建有嘅“五羊石像”。

[編輯] 秦漢

秦始皇三十三年為南海郡治及番禺縣治。此後,廣州城開始逐步發展。漢初趙佗據有嶺南,成為第一代南越王,定都於廣州。漢武帝元鼎六年復置南海郡,為郡治。元封五年屬交州。建安二十二年交州廣信(今廣東封開)移治到廣州,為州、郡、縣同治。

[編輯] 三國至隋唐

三國吳黃武五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置廣州。晉置廣州南海郡,南北朝因之。隋文帝廢南海郡,置廣州總管府。仁壽元年因避太子楊廣之諱而改為番州。大業三年複置南海郡,屬番州。唐武德四年複置廣州,初為總管府,後改都督府。貞觀元年置嶺南道,治所在廣州。天寶元年,廣州改為南海郡;乾元元年複稱廣州。鹹通三年嶺南分東、西二道,廣州為嶺南東道治。

[編輯] 五代至宋元

五代為南漢國都,改稱興王府,並廢南海縣改設咸甯、常康二縣。宋太祖開寶四年平南漢廢興王府及咸甯、常康二縣,複稱廣州,轄南海、番禺、增城、清遠、懷集、信安、新會、東莞八縣,屬嶺南道。宋至道三年設廣南東路,廣州屬之並為治所。大觀元年升為帥府,祥興元年改為翔龍府。元至元十五年為江西行中書省轄廣東道及廣州路治。

[編輯] 明清至今

明洪武元年設廣州府,為廣東布政使司、廣州府及番禺與南海縣治。清為廣東省會、廣州府及番禺與南海縣治。民國元年廢廣州府。1918年設廣州市政公所。1921年立市政廳,為廣州建市之始,仍為省會。1930年改設特別市,同年改省轄市。1938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15日,為日軍所佔。1947年復為國民政府行政院院轄市。

1949年10月14日,由陳賡將軍率領嘅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咗守衛廣州嘅國民革命軍,佔領該城。此後廣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廣東省人民政府駐地。1954年改省轄市至今。1984年10月,劃為國家計畫單列城市。

[編輯] 對外貿易史

廣州係古代中西交流史上著名嘅海上絲綢之路嘅始發港,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並從未關閉過嘅貿易通商口岸。清朝閉關時期嘅廣州十三行更係全國唯一嘅對外通商口岸,“一口通商”使當時嘅廣州(歐洲商人稱Canton)得以獨攬全國外貿,國際知名度迅速提高,成為廣州歷史上最輝煌嘅時期之一。

[編輯] 近代革命

廣州仲係中國近代同現代革命嘅策源地。1841年嘅三元里抗英鬥爭、1911年嘅黃花崗起義均發生喺廣州。1924年,孫中山先生喺廣州黃埔創辦咗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為國民革命軍培養軍事人才。喺中山先生逝世後,國民革命軍便以廣州作為北伐嘅大本營。同一時期,毛澤東、彭湃等人喺呢度舉辦咗農民運動講習所,為中國共產黨培養骨幹力量。1927年,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係呢度領導咗廣州起義(又名“紅花崗起義”,“廣州暴動”)。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等亦曾到廣州講學,傳播新思想。

[編輯] 古蹟

六榕寺內嘅六榕花塔
六榕寺內嘅六榕花塔

廣州市內嘅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219處。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單位19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個。城區中山四路一帶先後發掘出秦漢造船遺址同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中國大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廣州主要嘅歷史遺產包括:

  • 秦造船貴遺址
  • 南越王墓
  • 北京路千年古道
  • 藥洲遺址
  • 光塔
  • 六榕寺
  • 南海神廟
  • 黃埔古港
  • 黃埔軍校
  • 陳家祠

目前,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現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遺產。

[編輯] 人口資料

截止2004年底,廣州市戶籍人口總數約750萬,外來常住人口300多萬,總數超過1000萬。

[編輯] 經濟

1970年代末中國大陸開放後,廣州經濟發展迅速,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統計數字為5115.75億元人民幣,年增長13%;全市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排喺中國大陸十大城市嘅首位。

Image:新上下九.jpg
商業氣息濃厚嘅廣州

2000年以後,廣州市政府力圖改變產業構成,加大咗對重工業嘅扶植。如今,政府方面認為汽車、石化以及電子資訊產品製造已成為當前廣州嘅三大支柱產業。

[編輯] 文化

[編輯] 飲食文化

廣州嘅飲食文化獨具特色,較為聞名,有“食在廣州”嘅讚譽,亦有唔少爭議與批評。廣州嘅飲食文化主要有三大特色:

  • 飲食業發達。目前全市飲食企業多達數萬家,其中絕大多數都經營“三茶兩飯一夜宵”(即早茶、下午茶、夜茶同午飯、晚飯、夜宵),全天供應幾乎冇任何中斷。
  • 食品用料多樣。廣州飲食選料龐雜,幾乎無所不有。呢個係最為聞名亦都係最受爭議嘅特點。廣東人(尤其是廣州人)有一俗語:“背脊(背部)向天,人皆可食。”“天上飛嘅除咗飛機,水裏遊嘅除咗潛水艇,地上走嘅除咗坦克,都可以食。”暗指所有飛禽走獸皆可食用。支持者認為噉樣反映咗廣州飲食文化嘅博大同開放,批評者則認為呢種做法威脅到好多珍稀物種嘅生存,並且帶嚟咗一啲健康問題(如SARS)。
  • 風格特色多樣。除粵菜外,嚟自世界各地嘅特色食品都可以喺廣州品嘗到。

飲食喺廣州人嘅生活中具有特殊嘅地位,亦使到全市每年嘅餐飲零售總額高達數千億元,係中國大陸各城市之首。廣州每年重舉行“美食節”,促進飲食業嘅發展。

請參考:飲茶文化

[編輯] 語言文化

廣州本地嘅語言係粵語廣州話 (增城、從化粵語及客家話並用) 。目前全世界粵語使用人口大約為8千萬。呢個數目喺中國國內語言使用人口排名中處於第三位。粵語嘅使用地區非常廣,喺海外華人社區中應用廣泛,加上香港娛樂文化喺海內外華人中盛行,使到粵語具有好強嘅影響力同生命力。可以話粵語係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嘅主要語言之一。而廣州話口音係粵語嘅公認標準口音,因此廣州亦就形成咗以粵語為載體嘅包括粵劇、粵曲、南音、咸水歌等在內嘅粵語文化。

1980年代以後,廣州嘅外來人口大量增加,同時中國大陸加強咗推普運動嘅力度,使到廣州嘅粵語人口近年嚟有下降嘅趨勢。

[編輯] 宗教

  • 基督教:河南堂、東山堂、光孝堂、錫安堂、救主堂、十甫堂、沙面會堂、芳村堂、沙河堂
  • 佛教: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無著庵、華林寺、海幢寺
  • 道教:三元宮、五仙觀、仁威廟、純陽觀、玉虛宮
  • 天主教:石室聖心教堂、沙面露德聖母堂、寶崗堂、龍洞堂
  • 伊斯蘭教:懷聖寺(光塔寺)

[編輯] 對外交通

[編輯] 火車

廣州係中國大陸四大鐵路樞紐之一。京廣(北京至廣州)、廣九(廣州至香港九龍)、廣三(廣州至佛山三水區)、廣梅汕(廣州至梅州及汕頭)等多條鐵路交匯於此。目前廣州最大嘅火車站係廣州火車站(位於越秀區環市西路)同廣州火車東站(位於天河區天河北路)。而位於番禺佢鍾村鎮石壁村嘅廣州新客運站目前已經動工,建成後將成為規劃中嘅武廣客運專線(武漢至廣州)及廣珠城際軌道交通嘅啟始站。

[編輯] 機場

廣州市於2004年8月5日啟用新白雲機場,同時關閉咗建成已72年嘅老白雲機場。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位於廣州市北部,白雲區人和鎮同花都區新華鎮交界處,距廣州市中心直線距離約28公里。沿機場高速公路往返市區約需20分鐘。新機場係目前中國大陸嘅三大樞紐機場之一。 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已開通大約120條國內外航線,2004年旅客吞吐量2032萬人次。目前新機場2期工程已經啟動,預計到2010年廣州舉辦亞運會時年客運量可能超過4500萬人次。(請參閱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編輯] 公路

廣州係華南地區公路網嘅樞紐,與除咗海南外嘅所有鄰省及廣東省內所有地級市均有高速公路連通,已建成通車嘅高速公路及快速路分別有廣州環城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廣佛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廣清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南沙港快速路、華南快速幹線、廣園快速路、廣三高速以及廣肇高速公路;建築中嘅廣梧高速公路,加上渝湛高速公路、粵贛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以及汕汾高速公路。105國道、107國道、324國道穿越市區,106國道、321國道起/終於廣州。

[編輯] 長途汽車

廣州有14座長途汽車客運站分佈市區各處,包括省汽車站、廣州市客運站、天河客運站、芳村客運站、窖口客運站、越秀南客運站、羅沖圍客運站、海珠客運站、黃埔客運站、夏茅客運站、永泰客運站、廣園客運站、天河大廈錦漢客運站及東圃客運站,其中省汽車站及市汽車站嘅路線最為集中,每日有數班城際巴士來往廣東省各地及廣東省周邊省份,其中去往佛山、珠海、深圳、東莞等地有直達班次(或中途停1至2個站點)。

[編輯] 港口

  • 黃埔舊港
  • 黃港新港
  • 南沙港口

[編輯] 市內交通

Image:DSC04317.JPG
海印大橋

[編輯] 地鐵

目前已有四條線路投入運營,共38個車站,現時祇有西朗以及坑口為地上車站,其他均為地下車站。

  • 一號線:由廣州火車東站至西朗
  • 二號線:由-{三元里}-至萬勝圍
  • 三號線(首通段):由廣州火車東站至客村
  • 四號線(大學城專線):萬勝圍至新造

票價由2蚊至到9蚊;另有3條線路正喺到施工,預計截至2010年亞運會開幕時將有9條線路投入運營,通車-{裏}-程超過200公里(請參閱廣州地鐵)。

[編輯] 公共汽車

Image:Gznab.JPG
廣州市普通公共汽車
Image:Gzab.JPG
廣州市空調公共汽車

又稱“巴士”、“公交車”,目前廣州市嘅公共汽車、電車總數超過7000架,運營線路超過350條,係中國大陸公共交通最發達嘅城市之一,但同時由於公車過多而引起嘅交通堵塞卻日益明顯,特別係喺城市中心,比如天河體育中心站經常可以見到超過二十部以上嘅公車同時入站。廣州公交絕大多數線路都有空調車,祇有極少部分仍然使用舊嘅非空調車。至於票價則冇統一規定,視線路、車型與運營公司而定,市區線多為空調車2蚊,非空調車1蚊,部分到大學城、過洛溪大橋、琶洲大橋嘅線路為3蚊,到花都新華、從化街口、番禺市橋、增城新塘、增城荔城嘅線路要10-15蚊。服務時間多為早上6點至晚上10點;廣州市有多間公共汽車運營公司,其中經營市區線嘅公司分別有廣州一汽巴士、廣州市第二公共汽車、廣州市第三公共汽車、廣州市電車公司、廣州市新福利巴士、廣州冠忠巴士、珍寶巴士、新穗巴士、白馬巴士、馬會巴士、溢通巴士、興華巴士、榮泰巴士;番廣巴士公司主要經營來往番禺嘅線路。廣州市亦設有夜班公共汽車線路,方便市民夜間出行;線路由夜1-夜41路,共有41條線路,收費標準為非空調車個半-2個本,空調車3-4蚊。

[編輯] 無軌電車

Image:GZNATB.JPG
廣州市無軌非空調電車
Image:GZATB.JPG
廣州市無軌空調電車

廣州市無軌電車喺1960年通車,第一條無軌電車路線由越秀公園至中山三路大東門,稍後延長至農林下路,即現時嘅東山電車總站,廣州電車發展至今,依然係廣東省內唯一一座有無軌電車系統嘅城市,路線增加至目前嘅14條,14條電車路線分別如下:

  • 101:機場路-海印橋
  • 102:文化公園-東山
  • 103:文化公園-機場路
  • 104:中山八路-海印橋
  • 105:文化公園-機場路
  • 106:文化公園-錦城花園(東風東路)
  • 107:中山八路-東山
  • 108:黃石路-東山
  • 109:中山八路-天平架
  • 110:文化公園-天平架
  • 111:黃石路-天平架
  • 112:南田路-天平架
  • 113:南田路-機場路
  • 114:南田路-羅沖圍
  • 粗字代表嗰條線路幾乎全部用空調車

其中112、113、114係首批過珠江嘅路線,112路行經江灣大橋,113路行經解放大橋,114路行經人民橋,現時廣州電車均為非空調車1蚊,空調車2蚊。 由于依家农林下路地铁施工,所以本身行经依条路嘅112路电车需要改行另一条路,导致112电车由北由南方向中有一段路係无电力供应,要用后备电源驱动,所以依家112路全部改返用非空调车,直到农林下路施完先改返,时间待定。

[編輯] 出租車

又稱“的士”,目前廣州市嘅出租車車身五顏六色,其中多數為四色,唔同嘅車身顏色表示分屬唔同嘅出租車公司,但價格相同,市區內起步價7蚊(現時需加收燃油附加費1蚊),2.3公里後夏利車(基本被淘汰)每公里2個2,其他車型每公里2個6,如路程超過35公里則需加收50%嘅空駛費。增城、從化兩市嘅計程車單價則分別為每公里2蚊同每公里個6。

[編輯] 渡輪

市內渡輪碼頭:

  • 中大碼頭
  • 天字碼頭
  • 黃沙碼頭
  • 芳村碼頭
  • 永興街碼頭
  • 紡織碼頭
  • 海幢碼頭
  • 塹口碼頭
  • 省總碼頭

[編輯] 國際交往

到目前為止,廣州市已經分別正式與下列15個國際城市互相結為友好城市:

[編輯] 旅遊

Image:DSC02461.JPG
中信廣場
廣州二沙島
廣州二沙島
江灣橋一帶景色
江灣橋一帶景色

[編輯] 羊城八景

羊城八景係指喺廣州區內最著名嘅8個旅遊景點。自宋朝以嚟,依據當地人嘅評價嚟評定八景。以下係2002年廣州嘅羊城八景:

  • 白雲山,景名“雲山疊翠
  • 珠江夜景,景名“珠水夜韻
  • 越秀公園,景名“越秀新暉
  • 中信廣場水景瀑布,景名“天河飄絹
  • 陳家祠,景名“古祠流芳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景名“黃花皓月
  • 廣東奧林匹克中心,景名“五環晨曦
  • 番禺蓮花山,景名“蓮峰觀海

[編輯] 其他著名景點

  • 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 長隆夜間動物世界
  • 西漢南越王墓
  • 南海神廟
  • 中山紀念堂
  • 黃埔軍校
  • 沙面島
  • 雲台花園
  • 北京路步行街
  • 上下九步行街
  • 中信廣場
  • 石室聖心教堂
  • 五仙觀
  • 六榕花塔
  • 光孝寺
  • 懷聖寺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 國民黨一大舊址
  • 廣州公社舊址
  • 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 白雲山公園
  • 東山湖公園
  • 越秀公園
  • 流花湖公園
  • 蘭圃
  • 西苑
  • 麓湖公園
  • 廣州動物園
  • 華南植物園
  • 珠江公園

[編輯] 著名賓館酒店

  • 花園酒店
  • 白天鵝賓館
  • 中國大酒店
  • 國際大酒店
  • 東方賓館
  • 長隆酒店

[編輯] 特產

  • 沙河粉
  • 腸粉
  • 粥(及第粥、艇仔粥)
  • 各類熱帶水果

[編輯] 體育事業

現有大型體育場館:

  • 廣州奧林匹克中心
  • 天河體育中心
  • 越秀山體育場
  • 東校場
  • 黃村體育場
  • 廣州新體育館

廣州已經成功舉辦過第六屆及第九屆全國運動會,並於2004年7月1日成功獲得第16屆夏季亞洲運動會嘅主辦權。該屆亞運會將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喺廣州舉行。

[編輯] 主要科研學術基構及高校

  • 教育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暨南大學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華南農業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廣東商學院
    • 廣東工業大學
    • 廣州大學
    • 廣州美術學院
    •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

[編輯] 請睇埋

  • 廣州地鐵
  •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編輯]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