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媽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阿媽母親媽媽老母老媽子媽咪,而古時嘅中國就叫或者娘親英文Mother

目錄

[編輯] 定義

媽媽通常係雌性,係仔女對由肚裡面生佢哋出嚟嘅人嘅稱呼。不過有時候,就算唔係由哩個人親自生出嚟,但係哩個人獻出咗養育之恩,咁被佢養育嘅人都可以叫佢做媽媽

如果親生媽媽離咗世或者離咗婚而唔再同爸爸一齊,但係爸爸就娶咗另一個女人,咁哩個女人就會成為啲仔女嘅「繼母」(俗稱「後母」或者「後底乸」)。

  • 註1:其它雌性生物都有作為阿媽嘅位置,但因為佢哋唔識用人類言語表達,哩度唯有用人類嚟做指標。
  • 註2:對於「媽媽必定係女人」嘅哩個理論,喺今時今日嘅多元化社會已經唔係必然。


[編輯] 母愛

一般嚟講,阿媽喺倫理關係圖裡面可以話係最值得尊敬嘅人(除咗少數個別例子),因為佢懷胎十月,大住個肚行動唔方便都無怨無悔,生咗仔女出嚟仲會悉心教導,循循善誘,愛護有加。所以話阿媽係最偉大嘅人亦相信絕大部份嘅人都會贊同,因為除咗以上講嘅之外,有啲媽媽為咗仔女,仲會不惜犧牲自己,甚至獻出性命嚟作出保護;以上哩啲行為就稱之為「母愛」。

有好多電視或者電影都會用母愛嚟做橋段,就好似香港有一套同系列嘅電影,佢哋分別係喺1985年出品嘅《法外情》、1988年嘅《法內情》同埋1989年嘅《法內情大結局》,哩系列嘅戲充份咁刻劃出媽媽對個仔無私嘅愛,係十分之感人肺腑嘅經典電影。套戲係由葉德嫻飾演阿媽,而劉德華就飾演做律師嘅仔。

另外,為咗尊崇阿媽對仔女嘅母愛,喺1907年開始,每年五月嘅第二個星期日被定為「母親節」。

[編輯] 另類母親

除咗同埋動物入面有生育能力嘅雌性生物有資格成為人哋阿媽之外,喺充滿情感嘅人類世界入面,對於一個有感情嘅地方或者有感情嘅事物,甚至敬拜嘅神靈……等等哩啲,都可以用母親嘅名號嚟稱呼,好似:

  • 母地: 即係家鄉(英文係 Motherland),存在咗孕育之恩嘅情感。
  • 聖母瑪莉亞: 天主教基督教嘅聖經入面講,經聖靈欽點而生出神之子耶穌Jesus Christ)嘅女人。因為聖經典藉話佢係由古到今唯一完全冇原罪嘅人,於是成為咗世人之母
  • 皇母娘娘: 又叫天后娘娘,道教裡面嘅神靈,係喺天界上面玉皇大帝身邊嘅皇后。
  • 母校: 即係曾經就讀過嘅學校
  • 母會: 通常係用嚟講運動員出身嘅屬會。
  • 外母: 話係另類係因為佢唔屬於一個人本身直系親屬列表裡面嘅人,亦都冇養育之恩,但係又好有親戚關係;佢就係一個男人對佢老婆嘅阿媽嘅稱呼。至於一個男人對佢嘅外母有冇感情則係好個別,冇得深入討論;但係跟據「愛屋及烏」嘅道理,唯有計佢係有感情嘅對象。

至於水母(又叫「白蚱」),佢並唔屬於阿媽哩個欄目嘅嘢,而係一種無脊椎嘅中軟體生物嘅名稱,千奇唔好誤會而搞錯。

[編輯] 另類用法

[編輯] 感嘆及憤慨

好多時因為做錯嘢或者見到啲嘢而驚嘆,或者想發出唔抵嘅訊號,好多時會搬阿媽出嚟作為感嘆;例如中國北方人好興喺感嘆時大叫:「我的媽呀~!」或者「媽的!」。

[編輯] 鬧人

而喺廣東粗口就好興搬人哋阿媽出嚟鬧,甚至用嚟侮辱,例如「你老母」或者「邊個老母」……等等。不過因為每個人都有媽媽生嘅,禍不及家人,所以奉勸唔好鬧人哋嘅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