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Template:Otheruses-s

人類進化與“文明”發展進程
代表時期 階段 大致時間跨度 主要特徵
工具時代 250萬-0.6萬年前 250萬年 原始文化、工具製造
起步期 250萬-20萬年前 230萬年 舊石器時代早期
發展期 20萬-4萬年前 16萬年 舊石器時代中期
成熟期 4萬-1萬年前 3萬年 舊石器時代晚期
過渡期 1萬-0.6萬年前 4千年 新石器時代、農作物栽培
農業時代 西元前4000~西元1763年 5800年 農業文明、農業經濟
起步期 西元前4000-前500年 3500年 古代文明,青銅時代為主
發展期 西元前500-618年 1100年 古典文明,鐵器時代為主
成熟期 西元618-1500年 900年 東方文明繁榮、歐洲中世紀
過渡期 西元1500年-1763年 260年 歐洲文明崛起、文藝復興傳播、商業和科學革命
工業時代 1763-1970年 210年 工業文明、工業經濟
起步期 1763-1870年 110年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發展期 1871~1913年 40年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飛機、汽車出現
成熟期 1914-1945年 30年 歐洲北美汽車普及,家庭機械電器化
過渡期 1946-1970年 20年 第三次產業革命、電腦出現
知識時代 1971年~ 知識文明、知識經濟
起步期 1971~1992年 20年 第一次資訊革命、個人電腦開始普及
發展期 1993年 第二次資訊革命、網路空間(賽博空間)
成熟期 生物設計和克隆,新型運載工具


文明一般係指有人居住,有一定嘅經濟文化嘅地區。它嘅含義有時與文化相同(但嚮考古學和人類學裏,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嘅含義)。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嘅聯繫。文明一詞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嘅形成”嘅含義。

英文中嘅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係城市嘅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嘅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嘅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嘅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嘅過程,其涉及嘅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嘅發展等等。

目錄

[編輯] 文明嘅出現

對於文明出現嘅判定標準,主要係城市嘅出現,文字嘅產生,國家制度嘅建立。其中最重要嘅前提條件係城市嘅出現,可以說城市係文明嘅發源地。現嚮一般認為,最早嘅文明大概係嚮西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嘅蘇美爾人那裏出現嘅。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嘅產生有很大嘅作用。農耕方法嘅改變,勞動嘅分化,統治階級,也就係中央政府嘅出現以及社會階層嘅出現都係文明產生嘅重要特徵。

[編輯] 古代文明

西元前3500年到西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就稱做係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為發源地。不同嘅時期往往由不同嘅文明佔據,以地域環境大致分為:

  • 兩河文明:發源于亞洲底格裏斯河(Tigris)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兩河文明也係有史可考嘅最古老嘅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西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於約西元前3500年。當時生活嚮兩河流域嘅係蘇美爾人,建立了蘇美爾文明。之後陸續有閃米特人、赫梯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繼入侵。兩河流域繼蘇美爾人之後最偉大嘅文明就係由閃米特人漢穆拉比建立嘅巴比倫。
  • 尼羅河文明:發源於非洲尼羅河(Nile)流域,又稱古埃及文明,其歷史也可追溯到西元前4000年。西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嘅埃及王朝時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嘅正式開始。
  • 印度河文明:發源于亞洲印度河與恒河(Ganges)流域。文明嘅開始可追溯到西元前3000年,最終形成於西元前2500年左右。
  • 愛琴文明:發源於希臘愛琴海地區,形成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米諾斯文明發源於歐洲地中海嘅克里特島(Crete),又稱克裏特文明,後被麥錫尼文明所取代。
  • 商文明:發源于亞洲黃河流域嘅商文明形成於西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證據)嘅夏文明據推測形成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
  • 奧爾梅克文明:發源于中美洲,形成於西元前1200年左右。

[編輯] 古典時期嘅文明

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500年這段時期,許多文明進入繁盛時期,通常也被稱做古典時期。

  • 古希臘文明嚮大約西元前500年到西元前300年間達到鼎盛,創造了燦爛嘅古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嘅征服,古典希臘文化被傳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
  • 古羅馬文明嚮西元前300年到西元200年間達到輝煌,建立了幅員遼闊嘅帝國。
  • 印度文明最繁盛嘅時期係西元前三世紀前後嘅孔雀王朝和西元四世紀前後嘅笈多王朝。
  • 瑪雅文明嘅輝煌時期嚮大約西元前200年到西元900年間。
  • 中華文明嚮大約西元前700年到西元前200年間(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輝煌嘅文化。嚮大約西元前200年到西元200年嘅漢王朝時期,帝國達到鼎盛。

[編輯] 失落嘅文明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些只係傳說中嘅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 姆大陸文明
  • 亞特蘭蒂斯大陸文明

[編輯] 關於文明出現嘅理論

文明係怎樣出現嘅?這對於哲學家和人類學家都係很吸引人嘅課題,因此也就有了很多嘅理論來闡述各自嘅觀點。大部分嘅觀點比較一致嘅看法係中央集權嘅出現係文明存嚮嘅起點。因而研究中央集權嘅出現成為了一個焦點。但係所有嘅理論都還不能解釋所有文明嘅起源,它只能適用于部分嘅文明。

灌溉系統(或者稱為水利系統) 
卡爾•威特福格爾使這一理論嘅最有力嘅支持者。這種理論認為新石器時代嘅農民認識到洪澇災害雖然會毀壞莊稼,但係也能提供更加肥沃嘅土壤。因此開始修建水壩。然後用來灌溉農田。隨著規模嘅不斷擴大,便開始出現了專門負責管理灌溉系統嘅人。通過這種灌溉系統嘅集中管理,逐漸發展出最初嘅統治階層,文明由此產生。但係反對意見認為,當時一些興盛嘅城市,其灌溉規模很小;如果由國家管理灌溉,考古發掘嘅資料應該會更多,而實際情況相反。而且文獻中記載,當時嘅灌溉系統係有神廟管理,而不係政府機構。也有觀點說,灌溉工程係文明發展嘅結果,而不係起因。
貿易網路 
有種理論認為貿易嚮文明嘅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嚮生態多樣化嘅地區,要獲得稀少嘅資源,就需要貿易機構來組織貿易,這樣就需要某種中央集權嘅形式。但係這種理論對於某些文明係正確嘅,對於另外一些文明卻不正確。
環境與社會嘅限制 
這係羅伯特•卡內羅提出嘅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地理環境嘅影響,例如山脈、海洋對人類嘅阻隔,才產生了文明。由於人口增長而沒有擴張嘅餘地,從而開始爭奪稀少嘅資源。這樣就導致嚮內部出現了階級,其中由統治者控制稀少嘅資源。對於外部就有了擴張嘅需要,這些都需要有一個中央集權嘅政府來嚴密組織。
宗教信仰 
這種理論認為宗教信仰對於文明嘅形成起著至關重要嘅作用。

[編輯] 文明所帶來嘅問題

文明嘅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嘅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衛生問題。還有傳染病嘅問題。此外不同文明間嘅衝突以及文明內部嘅鬥爭使戰爭成為了一個很普遍嘅問題。嚮文明內部則還有一個階級之間嘅衝突問題。

[編輯]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編輯] 參看

您可以喺維基辭典搵到喱個百科文章嘅詞義解釋: